凯发APP|酒井瑛里|南京曾有一次超越杭州的绝佳机会!

  凯发k8国际✿✿✿。凯发K8旗舰厅✿✿✿,凯发k8国际手机✿✿✿!凯发K8官网✿✿✿,k8凯发✿✿✿。对于长三角江苏✿✿✿、浙江两省的省会城市✿✿✿,南京与杭州之间的对比✿✿✿,从来没有停息过✿✿✿。

  最近✿✿✿,“为什么杭州能诞生‘AI六小龙’✿✿✿,而南京却没能留住全球快时尚王者SHEIN?”的讨论甚嚣尘上✿✿✿。

  但殊不知✿✿✿,其实南京就差一点点就成为“中国半导体芯片之都”✿✿✿,如果当初的宏伟蓝图得以实现✿✿✿,也许在今天这个“算力即为国力”的时代背景下✿✿✿,南京已担负起大国算力的重担了✿✿✿。

  1910年1月28日凯发APP✿✿✿,南京江宁县(清朝江宁府)的绅商李家迎来了第五个孩子✿✿✿,也是老幺✿✿✿,取名李国鼎✿✿✿。

  李家算得上满门忠烈✿✿✿,李国鼎祖父李介之✿✿✿,曾投效湘军✿✿✿,先后为曾国藩✿✿✿、左宗棠效力✿✿✿,参与平息太平天国运动✿✿✿,战功累累✿✿✿;父亲李白楼更因清朝官场黑暗而弃官从商✿✿✿,所以从李国鼎的名字就能看出✿✿✿,李家对这个孩子寄予家族的厚望✿✿✿。

  1920年代✿✿✿,南京汉西门大街的明城墙上✿✿✿,就读于钟英中学的少年李国鼎躲在石城门上的角落里✿✿✿,默默地阅读着西方科学读物凯发APP✿✿✿,在那个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代✿✿✿,他似乎对那些《呐喊》《彷徨》等文学创作并不感兴趣✿✿✿,反而更喜欢西方科学✿✿✿。

  自读书起✿✿✿,李国鼎就开始在笔记本上整理出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各个重要时点与事件✿✿✿,翱翔在自己的小宇宙里✿✿✿。

  因为对科学的喜爱✿✿✿,李国鼎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先是攻读数学专业✿✿✿,后又因研究兴趣✿✿✿,转学到了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物理系✿✿✿,1930年✿✿✿,年仅20岁的李国鼎大学毕业✿✿✿,进入锺南中学✿✿✿、金陵女中任教✿✿✿。但他绝对不甘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历史必将赋予他更加伟大的使命✿✿✿。

  当时的宁波还属于落后的小地方✿✿✿,有志者大多希望在上海✿✿✿、南京等大都市做事✿✿✿,张蔚观就是这样一位有着远大志向的金融专家✿✿✿,此行目的就是受邀担任南京一家银行的副总经理✿✿✿。

  2年后的1934年✿✿✿,当张蔚观在南京金融界已混出名气时✿✿✿,中学教师李国鼎也迎来了命运转折点✿✿✿,他考取中英庚款(英国退还中国庚子赔款的留学基金)公费留学✿✿✿,乘着英国邮轮Ranpura✿✿✿,前往英格兰东部的名校剑桥大学✿✿✿,继续深造✿✿✿。

  1936年✿✿✿,当李国鼎已在剑桥大学师从 “原子核物理之父”✿✿✿、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欧尼斯特·拉塞福教授✿✿✿,在大名鼎鼎的卡文迪许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里研究低温超导时✿✿✿,张蔚观聪明伶俐的儿子张忠谋刚刚在南京上小学✿✿✿,不过伴随着日本对中国的大举侵犯✿✿✿,局势不稳✿✿✿,且张蔚观又获得了一份广州银行总经理的新差事✿✿✿,很快张家又离开南京✿✿✿,迁往广州✿✿✿。

  在南京的时光对于一个仅几岁大的孩童来说✿✿✿,有些记忆模糊✿✿✿,但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和四处躲避战乱的经历✿✿✿,让长大后的张忠谋印象深刻✿✿✿。

  1937南京沦陷✿✿✿,此时的张家已南迁避难✿✿✿,而李家的幼子李国鼎则在英国心系着祖国安危✿✿✿,他曾坚定地告诉导师欧尼斯特·拉塞福教授✿✿✿,他必须放弃已申请到的博士学位奖学金✿✿✿,返回中国✿✿✿,救亡图存✿✿✿。

  虽然不舍✿✿✿,但66岁的老教授拉塞福还是非常支持他的中国学生✿✿✿,他说✿✿✿:去吧✿✿✿,回去为国效力吧✿✿✿。

  不久后✿✿✿,放弃博士学业与前途光明的低温超导研究的李国鼎收拾行李✿✿✿,辗转反侧回到国内✿✿✿,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央研究院等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8年✿✿✿,李国鼎被派遣至台湾省✿✿✿,负责当时中国三大造船公司之一的台湾造船公司业务✿✿✿,担任总经理✿✿✿。

  而那年✿✿✿,抗战胜利后举家搬迁回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张忠谋进入名校南洋模范中学✿✿✿,但伴随着国共内战的枪声响起✿✿✿,随之而来的是再一次的迁徙✿✿✿,他随家人搬到香港✿✿✿,一年后✿✿✿,他又赴美求学✿✿✿。

  和从小就翱翔在西方科学宇宙中的李国鼎不同✿✿✿,张忠谋从小就爱读四大名著和莎士比亚✿✿✿,不过✿✿✿,和大部分华人留学生一样✿✿✿,他最终还是决定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进入哈佛✿✿✿、麻省理工求学✿✿✿,毕业后✿✿✿,多次考博未果的张忠谋在50年代进入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德州仪器公司工作✿✿✿。

  这家公司最早是做石油和贵金属的地理探测仪器的✿✿✿,后因美国军方的大量订单✿✿✿,一步步成长为美国半导体大厂✿✿✿,而作为华人的张忠谋则如开挂一般✿✿✿,为这家美国公司拿下大量半导体的订单✿✿✿,创造了巨大的营收和利润✿✿✿,顺便还在公司资助下✿✿✿,拿到了斯坦福大学的电机工程博士学位✿✿✿。

  30年间✿✿✿,他就从一位普通工程师混到了副总裁✿✿✿,最终成为美国半导体大厂德州仪器的三号人物✿✿✿,甚至直接领导公司海外业务✿✿✿。

  1968年✿✿✿,因德州仪器的业务发展需要✿✿✿,管理层决定前往东亚设封装厂✿✿✿,张忠谋✿✿✿,作为德州仪器重要的技术专家与出色的管理者✿✿✿,又有着亚洲背景与生活经验✿✿✿,他的意见自然被视为关键因素✿✿✿。

  1969年✿✿✿,受公司委派✿✿✿,张忠谋前往台湾省设立了德州仪器的第一座台湾封测厂✿✿✿,而整个70年代✿✿✿,张忠谋更是频繁前往台湾视察工作✿✿✿。

  当时的台湾正在大力发展工业与制造业✿✿✿,从农业经济成功转型工业✿✿✿、制造业✿✿✿,推动这一产业经济升级转型的就是李国鼎✿✿✿。

  自台湾造船公司总经理✿✿✿,升任主管经济的官员后✿✿✿,李国鼎规划了台湾出口创汇的试验区✿✿✿,定调了台湾发展科技业与电子制造业的大方向✿✿✿,并且筹划建设了影响台湾省经济的新竹科学园区✿✿✿。

  作为喝过洋墨水的技术官僚✿✿✿,他喜欢与海外华人科技从业者交流✿✿✿,因此✿✿✿,当时已是美国半导体大厂德州仪器高管的张忠谋✿✿✿,自然也成了李国鼎的座上宾客✿✿✿。

  每次在台湾相见时✿✿✿,张忠谋和李国鼎除了会回忆起曾经共同的南京岁月✿✿✿,老李还会旁敲侧击地问一问小张✿✿✿,是否愿意回来做一番事业?但已拿着高薪与大量股票分红的张忠谋几乎每次都会婉约的拒绝✿✿✿。

  李国鼎深知台湾省能开出的条件相比张忠谋在德州仪器的收入✿✿✿,显得微不足道✿✿✿,他只能用自己的真诚换取张忠谋的信任✿✿✿,三顾茅庐如果不行的话✿✿✿,那就四顾✿✿✿、五顾✿✿✿。

  1983年✿✿✿,美国半导体产业已遭遇强势崛起的日本厂商的挑战✿✿✿,德州仪器业务也受到影响✿✿✿,同时✿✿✿,曾经风光无量的张忠谋逐渐在德州仪器内部斗争中失利✿✿✿,被降级去管理边缘业务✿✿✿,最终✿✿✿,难以承受职场压力的他无奈地离开了服务了30年的公司✿✿✿。

  50多岁的张忠谋之后又经历了2段算不上成功的工作✿✿✿,最终✿✿✿,他下定决心✿✿✿,接受李国鼎等人的邀请✿✿✿,在1985年回到当时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中国台湾省✿✿✿,担任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一年后✿✿✿,李国鼎向张忠谋透露了一项重大计划✿✿✿,以工研院为班底✿✿✿,引入外资与台湾本土资本✿✿✿,建立一家半导体公司✿✿✿,张忠谋负责技术与商业模式✿✿✿,李国鼎负责找资源✿✿✿、搞资金✿✿✿。

  一年后✿✿✿,欧洲大型电器集团荷兰飞利浦作为外资✿✿✿,台湾石化巨头王永庆家族的台塑集团等作为本土资本✿✿✿,联手台湾工研院✿✿✿,组建了一家名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的公司✿✿✿,简称台积电✿✿✿。

  日后✿✿✿,张忠谋为台积电确定了只专注于半导体芯片代工✿✿✿,绝不涉及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的业务模式✿✿✿,30年后✿✿✿,靠着专注做好芯片代工与制造这一件事✿✿✿,台积电问鼎全球✿✿✿,成为世界上最大✿✿✿、制造实力最强的半导体芯片企业✿✿✿。

  初到南京时✿✿✿,张忠谋才1岁✿✿✿,离开时也才5岁✿✿✿,孩童时的南京记忆太过模糊✿✿✿,但李国鼎整个少年时代都在南京度过✿✿✿,对祖国与家乡保有着深沉的爱✿✿✿。

  退休后✿✿✿,这位被誉为“台湾省科技之父”的老人✿✿✿,最大消遣就是在晚上看台湾电视台制作的《大陆寻奇》这档文化类旅游节目✿✿✿。

  1993年6月✿✿✿,应世界银行✿✿✿、国家体改委✿✿✿、财政部之邀✿✿✿,82岁高龄的李国鼎终于回到大陆✿✿✿,参加“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他分享了在台湾省主政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会后✿✿✿,他立刻动身✿✿✿,赶往故乡南京✿✿✿。

  此后数年✿✿✿,已是一位银发老人的李国鼎依旧为两岸的和平与交流默默地做出自己的努力✿✿✿。

  2001年5月20日✿✿✿, 90岁高龄的李国鼎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于5月31日去世✿✿✿。

  两岸同声哀悼✿✿✿,时任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发去唁电✿✿✿:“李国鼎先生为台湾经济科技发展贡献良多✿✿✿,关心国家统一✿✿✿,致力于两岸经济与科技交流与合作”✿✿✿。

  最终✿✿✿,遵从李国鼎嘱托✿✿✿,2001年10月28日✿✿✿,亲朋故交将李国鼎骨灰带回故土南京✿✿✿,埋在他父母坟前✿✿✿,落叶归根✿✿✿。

  李国鼎的离世也让张忠谋悲痛万分✿✿✿,这位长者是他回台湾省成就一番新事业的引路人啊✿✿✿!

  从台湾省科技产业的升级到筹划新竹科学园区✿✿✿,再到台积电的创立✿✿✿,奠基者是李国鼎✿✿✿,而台积电的掌舵者却是张忠谋✿✿✿。

  他驾驭着台积电这条船✿✿✿,在半导体制造的海洋中历经惊涛骇浪✿✿✿,创业初期公司举步维艰✿✿✿,一方面✿✿✿,公司股东们✿✿✿,包括台湾省本土资本台塑集团✿✿✿,都不看好台积电的发展✿✿✿,不断卖出股份✿✿✿,另一方面✿✿✿,张忠谋还要应对各种竞争与挑战✿✿✿。

  90年代✿✿✿,台湾省第一家半导体公司联华电子就与新生的台积电展开竞争✿✿✿,张忠谋曾同时担任联电董事长酒井瑛里✿✿✿,但最终被联电高层合力排挤出局✿✿✿,于是张忠谋暗下决定✿✿✿,一定要带领台积电超越联电✿✿✿,为此✿✿✿,他还曾前往美国寻找英特尔的订单与资金支持✿✿✿,但面对旧相识✿✿✿,英特尔的戈登·摩尔和诺伊斯婉拒了张忠谋✿✿✿。

  万万没想到被英特尔拒绝的20年后的2015年✿✿✿,台积电居然能成为与英特尔✿✿✿、三星平起平坐的全球最大半导体公司✿✿✿。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曾经被称为“双雄争霸”的另一家台湾省芯片制造企业联华电子✿✿✿,被台积电打的落花流水✿✿✿,最终放弃高端芯片业务✿✿✿,转向只专注于成熟制程✿✿✿。

  中国大陆互联网蓬勃发展✿✿✿,产业升级蓄势待发✿✿✿,大量台湾地区厂商西进中国大陆设厂✿✿✿,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在这种大背景下✿✿✿,金融危机后二进宫掌舵台积电的张忠谋也将战略目光瞄准了大陆✿✿✿。

  其实✿✿✿,台积电早在2003年就前往上海松江设厂✿✿✿,2001年中国加入WTO,进一步融入经贸全球化✿✿✿,2002年8月29日✿✿✿,台积电宣布与上海市松江区签订投资意向书✿✿✿,在当地建设8英寸晶圆0.25微米生产线✿✿✿,原本无论是台湾省还是长期奉行“长臂管辖”政策的美国✿✿✿,都限制先进半导体制造技术流向中国大陆✿✿✿,不过乘着这一轮中国开放的机遇✿✿✿,台积电8英寸晶圆厂的规划还是被台湾省和美国放行了✿✿✿。

  13年后的2015年✿✿✿,台积电公告✿✿✿,计划在中国大陆落地台积电的第二座晶圆厂✿✿✿,也是一座更加先进的12英寸厂✿✿✿,甚至还要建立一个IC设计中心✿✿✿,选址就在李国鼎的故乡——江苏省南京市✿✿✿。

  2015年✿✿✿,中国大陆已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采购市场✿✿✿,采购芯片占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台积电的老对手美国英特尔凯发APP✿✿✿、韩国三星都早早前来中国大陆建厂“卡位”✿✿✿。

  在台湾人眼中✿✿✿,当时台湾省经济产业的最大竞争对手是韩国✿✿✿,而台积电的最大竞争对手则是三星✿✿✿。

  三星早在2014年就在陕西西安建成了一座当时最先进的10纳米产线✿✿✿,生产NAND FLASH主流产品✿✿✿。

  而美国英特尔则在2007年豪掷25亿美元在大连设立产线D NAND 存储产品✿✿✿,也因此✿✿✿,辽宁省经济重镇大连成为了英特尔闪存业务的主要产地✿✿✿。

  除此之外✿✿✿,2015年✿✿✿,美国IBM联手了从AMD公司剥离出来的半导体制造企业格罗方德✿✿✿,前者有先进半导体制造技术✿✿✿,后者有晶圆代工的产能✿✿✿,不久后格罗方德确定将前往四川成都✿✿✿,投资建设先进的12英寸晶圆厂✿✿✿。

  而台积电在台湾省的老对手们也在加速西进✿✿✿,台湾第三大晶圆厂力晶科技在2015年与合肥政府签约✿✿✿,以合资模式建立晶合集成✿✿✿,主攻成熟制程与面板控制芯片✿✿✿。

  联华电子更是最早进入中国大陆的台湾半导体企业✿✿✿,21世纪初✿✿✿,联电就通过设立和舰科技的“壳策略”登陆苏州的新加坡产业园✿✿✿,2014年又规划了福建厦门12英寸晶圆厂✿✿✿。

  这还不止✿✿✿,台积电在中国大陆的另一个竞争对手也在迅速崛起✿✿✿。几乎与联电“借壳”和舰科技登陆中国大陆同步✿✿✿,曾创立了台湾第三大晶圆厂世大半导体的张汝京博士✿✿✿,在将公司出售给台积电之后✿✿✿,获得了张忠谋的默许✿✿✿,带着一批台湾工程师✿✿✿,回到祖国大陆✿✿✿,在上海创建了中芯国际(SMIC)✿✿✿。

  2015年✿✿✿,经过控制权多次更迭✿✿✿,中芯国际已成为中国大陆最强的本土芯片制造企业✿✿✿,同年6月酒井瑛里✿✿✿,中芯国际宣布✿✿✿,联手中国电信设备龙头企业华为✿✿✿、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美国高通✿✿✿,共同投资设立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新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主攻先进半导体产品✿✿✿。

  所以✿✿✿,当时对于台积电来说✿✿✿,就是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张忠谋曾说✿✿✿:“即使现在去也已经晚三星一年✿✿✿,但再不登陆✿✿✿,未来恐将毫无竞争力✿✿✿,实在是时间已晚✿✿✿,不得不去✿✿✿。”

  终于✿✿✿,曾经坚定认为台积电留在台湾省成本优势最大的张忠谋松口了✿✿✿,必须西进大陆✿✿✿,参与各方诸侯的拼杀✿✿✿。

  台积电考察接触了不少大陆城市✿✿✿,最终张忠谋派出了台积电资深副总何丽梅率领包括副总左大川✿✿✿、开发处长庄子寿等七人特别小组✿✿✿,前往南京✿✿✿,与南京市政府协商最终投资细节✿✿✿。

  西安有韩国三星✿✿✿,大连有美国英特尔✿✿✿,成都迎来了美国格芯✿✿✿,再加上联电先后在苏州✿✿✿、厦门的布局✿✿✿,上海有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两大本土厂商✿✿✿,以及合肥通过与力晶科技合资搞了晶合集成✿✿✿,可以说✿✿✿,布局芯片制造产业成为当时中国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城市都在竞相角逐成为“中国的芯片之都”凯发APP✿✿✿。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中国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以及三省省会(江苏省省会✿✿✿,“安徽省经济省会”✿✿✿、“台湾省精神省会”)✿✿✿,必然不会错过这次战略机遇✿✿✿。

  在长三角地区✿✿✿,江浙两省的老百姓总爱拿浙江省会杭州与江苏省会南京比一比✿✿✿,杭州抓住了互联网的机遇✿✿✿,诞生了电商巨头阿里与支付巨头蚂蚁✿✿✿,还在AI(人工智能)领域培育了多家全国领先的独角兽级别企业✿✿✿,一度被称为“中国硅谷”✿✿✿、“科技中心”✿✿✿,而南京呢?

  曾经的中国电器零售巨头苏宁早已经今非昔比✿✿✿,南京也留不住诞生于南京的全球快时尚零售巨头SHEIN(西音)✿✿✿,后者供应链中心与全球总部分别搬迁至广州与新加坡✿✿✿。

  但站在2015年的重要时点上✿✿✿,南京正筹划一次超越的机会✿✿✿。杭州有互联网与AI工程的软体产业✿✿✿,那么南京就一定要抓住计算机算力的硬体机会✿✿✿。

  公元前202 年✿✿✿,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大军被汉军围困✿✿✿,黑夜中✿✿✿,汉军使用计谋✿✿✿,全军咏唱楚地歌谣✿✿✿,这便是著名的“四面楚歌”✿✿✿。

  楚军以为楚地已尽被汉军占领✿✿✿,军心大乱✿✿✿。项羽更觉大势已去✿✿✿,便准备最后的殊死突围✿✿✿,在营帐中他与爱妾虞姬拿起酒杯对饮✿✿✿,虞姬深知自己恐成项羽突围战的累赘✿✿✿,于是虞姬酒后含泪拔剑起舞自刎✿✿✿,血溅当场✿✿✿。项羽肝肠寸断✿✿✿,掩埋爱人后✿✿✿,率八百余精锐骑兵趁夜突围✿✿✿。

  虞姬自刎的故事悲壮感人✿✿✿,千古流传✿✿✿,而事发之地就是今日南京江北的浦口区桥林街道✿✿✿。

  千年之后✿✿✿,楚汉相争之地✿✿✿,一块近3000亩的土地被规划出来✿✿✿,这里将在日后成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台积电的南京厂区✿✿✿。

  南京✿✿✿,这座历史名城也有着近代中国工业的辉煌足迹✿✿✿,1865年✿✿✿,晚清名臣李鸿章在南京创办金陵制造局✿✿✿,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兵工企业之一✿✿✿。

  1936年✿✿✿,民国政府在湖南长沙建立了湖南电器制造厂✿✿✿,1941年迁至南京✿✿✿,改名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收音机✿✿✿、军事及交通通信机✿✿✿。1949年新中国成立✿✿✿,12月公司再次改名南京无线厂✿✿✿,还被尊称为“新中国电子产业摇篮”✿✿✿,3年后生产出中国大陆第一台全国产化收音机“红星牌”502型✿✿✿,日后南京无线电厂改名南京熊猫✿✿✿,成为中国驰名电子品牌✿✿✿。

  2010年之后✿✿✿,南京加速布局科技产业✿✿✿,市政府提出“一谷两园” 战略规划✿✿✿,在南京西南的雨花台区建立中国软件谷✿✿✿,在跨过长江的江北浦口区设立南京软件园✿✿✿,在经济第一大区江宁设立江苏软件园✿✿✿。

  同时✿✿✿,南京还建设了国家级华侨华人创新产业集聚区麒麟科技创新园✿✿✿,并配合90年代国务院批复的海峡两岸科工园✿✿✿,吸引海外华人与华侨回国创业酒井瑛里✿✿✿。

  除了政策与园区基础设施外✿✿✿,借助着南京本地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航✿✿✿、南理工等名校✿✿✿,南京大有希望复制台湾省“清华(台湾)+交大(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的产学研模式✿✿✿,打造半导体芯片重镇✿✿✿。

  终于在2015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派出的代表团与南京市政府沟通投资细节✿✿✿,不久后这笔横跨海峡的30亿美金芯片制造产业投资案敲定了✿✿✿。

  江苏南京给足了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五免五减半”✿✿✿,也就是5年免稅✿✿✿,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条件✿✿✿。

  对此✿✿✿,张忠谋很是满意✿✿✿,顶着台湾岛内反对派的声音✿✿✿,2015年年底投资案获得台湾方面同意✿✿✿。

  2016年3月28日✿✿✿,乘着台湾省政党换届的时机✿✿✿,张忠谋在七人小组的陪同下飞往南京凯发APP✿✿✿,在这个自己1-5岁定居过的城市✿✿✿,签订了台积电在大陆布局的首座12寸晶圆厂投资项目✿✿✿。

  这笔30亿美金的投资成为当时台湾省在大陆最大的一笔投资✿✿✿,这座12英寸晶圆厂规划产能每月2万片晶圆✿✿✿,目标生产16纳米芯片✿✿✿,为华为海思与台湾联发科两大客户提供代工服务✿✿✿,并且规划在南京成立IC设计中心✿✿✿,帮助刚刚设立的南京江北新区建成完整的半导体供应链✿✿✿。

  这些足以看出台积电与南京市的合作之深✿✿✿,更加关键的细节是酒井瑛里✿✿✿,张忠谋还将其亲传弟子带去了南京✿✿✿。

  自从因金融危机✿✿✿,台积电第二代掌舵者蔡力行背锅离职后✿✿✿,张忠谋就重新出山挽救台积电✿✿✿,他还同时培育了2个接班人✿✿✿,一个叫刘德音✿✿✿,一个叫魏哲家✿✿✿,日后此二人一个升任了首席执行官✿✿✿,一个升任了总裁✿✿✿,形成了台积电的双首长制✿✿✿。

  张忠谋将魏哲家带去了南京✿✿✿,2016年5月台积电南京公司设立✿✿✿,魏哲家任命为大陆南京厂董事长✿✿✿。

  在江北新区这个中国大陆第十三个国家级新区✿✿✿,以台积电为核心✿✿✿,形成的半导体芯片产业带✿✿✿,大量产业链企业集聚于此✿✿✿。

  芯片设计领域的架构之王ARM公司✿✿✿,全球三大EDA软件中的两家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都来到南京✿✿✿,国产EDA龙头华大九天也落户了江北新区✿✿✿,台湾的创意电子✿✿✿、矽典微✿✿✿,封测企业台湾欣铨等台厂也来到了江北新区✿✿✿。

  不负众望✿✿✿,核心企业台积电很快实现了最快建厂✿✿✿、最快上线生产的新纪录✿✿✿,仅仅用了14个月✿✿✿,一座现代化✿✿✿、科技感十足的晶圆厂完工✿✿✿,之后不到半年时间✿✿✿,就开始生产16纳米芯片✿✿✿。

  新竹Fab12厂生产7-10纳米芯片✿✿✿,台南Fab18厂试冲刺最先进的5纳米技术✿✿✿,台中Fab15厂7-10纳米芯片✿✿✿,南京Fab16厂和台南Fab14厂同步生产16纳米芯片✿✿✿。

  而南京✿✿✿,也瞬间成为了中国芯片产业升级的新希望✿✿✿。不少人打趣地说✿✿✿,这是南京经济逆袭的绝佳机会✿✿✿,能不能超越杭州酒井瑛里✿✿✿,就看这一次了✿✿✿!

  2016年11月9日✿✿✿,在台积电设立南京厂的半年后✿✿✿,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了一场影响全球格局走势的重要选举✿✿✿。

  美国选民中来自中西部铁锈带的“沉默的羔羊”们将选票投给了共和党候选人✿✿✿、地产商人与电视节目名嘴唐纳德·特朗普✿✿✿。

  2017年1月凯发APP✿✿✿,特朗普在白宫向美国人民保证✿✿✿,要将美国失去的制造业带回美国本土✿✿✿。

  随后一场影响全球的“贸易战”在全世界范围内打响✿✿✿,并且美国开始对中国中兴✿✿✿、华为等科技公司展开调查✿✿✿,并在日后逐步做出限制措施✿✿✿。

  其中在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及其附属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全球企业使用美国技术向华为供货✿✿✿。

  当时华为手机产品凭借高品质与高技术实力✿✿✿,销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攀升✿✿✿,2019年华为已经成为全球排名前三的手机品牌✿✿✿,在欧美市场也获得了认可✿✿✿,其海外市场销售占比超过40%✿✿✿。

  2020年二季度华为已成功超越韩国三星和美国苹果✿✿✿,成为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的手机品牌✿✿✿,那年顶着美国限制的巨大压力✿✿✿,华为还发布了全新Mate系列高端机✿✿✿,配备了全球首款5纳米的麒麟9000 5G SoC芯片✿✿✿,震撼全球✿✿✿。

  华为自己无法制造芯片✿✿✿,旗下有一家名为海思的芯片设计公司✿✿✿,位列世界前十大IC设计企业✿✿✿,因此✿✿✿,华为麒麟芯片制造就需要委托台积电生产✿✿✿。

  麒麟9000这款全球首个5纳米手机SoC芯片就出自台积电位于台湾省的晶圆厂凯发APP✿✿✿。

  也是在2020年✿✿✿,迫于美国的巨大压力✿✿✿,台积电宣布无法再为当时第二大客户华为公司✿✿✿,提供任何芯片代工服务✿✿✿,无论台湾厂✿✿✿,还是位于南京的大陆厂✿✿✿。而当时✿✿✿,张忠谋早已再次退位✿✿✿,将权力交接给了刘德音与魏哲家✿✿✿。

  那年的台湾桃园机场格外忙录✿✿✿,满载着晶圆货柜一箱箱地运上机舱内✿✿✿,从台湾省运回中国大陆✿✿✿。

  也是在2020年5月✿✿✿,台积电发布公告✿✿✿,公司将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建立晶圆厂✿✿✿,将当时最先进的5纳米技术带去美国✿✿✿,形成每月2万片的晶圆产能✿✿✿,为当地提供数千个高科技就业岗位✿✿✿。

  本以为拜登的上台将缓和美国对华的半导体芯片产业限制✿✿✿,万万没想到1年后✿✿✿,情况再次升级✿✿✿。

  首先✿✿✿,在共和民主两党议员的共同推动下✿✿✿,美国原本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被重新包装成了一个全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2022年法案获得总统签字生效✿✿✿。

  其中✿✿✿,法案动用数百亿美金作为奖励✿✿✿,邀请包括台积电✿✿✿、三星在内的大量先进芯片制造企业✿✿✿,前往美国设立工厂✿✿✿。

  不过如果想要拿到这笔钱✿✿✿,台积电就不能在中国进行高端芯片的投资与扩产✿✿✿,而21年4月✿✿✿,台积电就确定核准29亿美元的资本预算✿✿✿,扩建南京厂的晶圆产能至4万片/月✿✿✿。这样一来✿✿✿,台积电南京厂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

  其次✿✿✿,也是在2022年✿✿✿,拜登政府出台新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从生产的设备与原材料端进一步限制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能力✿✿✿,想要买到制造高端芯片必不可少的荷兰阿斯麦EUV光刻机或者日本的高端光刻胶✿✿✿,门都没有✿✿✿,除非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

  而台积电南京厂也同步受到该政策影响✿✿✿,工厂想要继续运营生产✿✿✿,必须获得了美国商务部给予的豁免权✿✿✿。

  那年凯发APP✿✿✿,台积电努力向美国解释着中国大陆南京厂的情况✿✿✿,虽然是最高端的12英寸晶圆厂✿✿✿,但只能生产16纳米的芯片✿✿✿,且进一步扩产计划也只是生产28纳米的成熟制程✿✿✿,最终美国商务部给予了台积电南京厂1 年豁免期许可✿✿✿。

  不过也因此✿✿✿,原本希望不断升级制程工艺的南京厂也只能困在成熟制程领域✿✿✿,无法向高端芯片制程迈进✿✿✿,且还需要定期向美国商务部申请出口管制的豁免期许可✿✿✿。

  终于在2024年5月✿✿✿,悬着的心掉了下来✿✿✿,台积电确认✿✿✿,美国商务部已向台积电南京厂核发“经认证终端用户”(VEU)✿✿✿,即南京厂获得了半导体设备的“无限期豁免”✿✿✿。

  尽管如此✿✿✿,28纳米的制程限制却深深地锁住了台积电南京厂✿✿✿,让台积电这家如今占据全球9成高端芯片制造的企业✿✿✿,无法在南京生产高端芯片✿✿✿,也深深地卡住了南京打造“中国芯片之都”的命运齿轮✿✿✿。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可以卡我一时✿✿✿,但卡不了我一世✿✿✿。在南京跨江北眺的江北新区✿✿✿,围绕台积电形成的芯片产业链已出具规模✿✿✿,大国博弈是一场战略大棋局✿✿✿,比的不是3年✿✿✿,不是5年✿✿✿,而是面对逆境的长远视角与战略定力✿✿✿。

  2022年✿✿✿,顶着美国对华的政策逆风✿✿✿,南京继续勇敢地强化着半导体芯片产业布局✿✿✿。

  那年✿✿✿,南京发布的《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计划》中✿✿✿,年度计划投资2361亿元✿✿✿,其中涉及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项目有18个✿✿✿,总投资额超过360亿元✿✿✿。

  2025年✿✿✿,江苏省又扔下一颗“经济炸弹”✿✿✿,2.5万亿的投资计划横空出世✿✿✿,南京的半导体产业就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2016年初夏✿✿✿,八旬老人✿✿✿、台积电时任董事长张忠谋再次踏上熟悉的土地✿✿✿,孩童时代曾定居过的南京✿✿✿,也是自己的贵人李国鼎的故乡南京✿✿✿。不过早已物是人非✿✿✿。

  他在台积电南京厂的动土仪式上说✿✿✿:大陆要发展半导体的中国制造✿✿✿,台积电可助一臂之力✿✿✿。

  6年后✿✿✿,美国亚利桑那台积电工厂的上机仪式上✿✿✿,早已退居幕后的张忠谋再次受邀出席✿✿✿,当着美国商政两界的面✿✿✿,他直言✿✿✿:“地缘局势巨变✿✿✿,全球化几乎已死✿✿✿,自由贸易几乎已死✿✿✿!”

  你这么说好像南京落后杭州似的✿✿✿。我们杭州人从来不认为南京落后杭州✿✿✿。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而且以通常的眼光看✿✿✿,似乎杭州的短处还多一点✿✿✿。比如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等等✿✿✿。时代不同了✿✿✿,在尽力弥补短板外✿✿✿,还要努力把自己的长处尽量拉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应对西方的竞争➕封锁✿✿✿,而不要把精力放在自己人和自己人比来比去✿✿✿。

  我是南京人✿✿✿,今日通过此文方知李先生和南京的这段渊源✿✿✿。很感谢李先生为南京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正逢清明时节想去祭拜李先生✿✿✿,网上搜寻先生具体归葬何处而不得✿✿✿,就借此处表达对先生的一份敬意